<ul id="2gyww"><sup id="2gyww"></sup></ul>
<tfoot id="2gyww"></tfoot>
  • <ul id="2gyww"></ul>
  • <ul id="2gyww"></ul>
  • <ul id="2gyww"></ul>
  • <cite id="2gyww"><dd id="2gyww"></dd></cite>
    <strike id="2gyww"></strike>
    走進“西海固” 入村聽“口碑”
    2020-06-19 08:22:00  來源:鄉村干部報  作者:本報記者 王書明 丁 青 倪 敏  
    1

    鄉村干部報網
    微信公眾號

    鄉村干部報網
    官方微博

      記者在下堡村貧困戶王兵(右一)家中采訪。

      記者在下堡村養牛專業戶馬玉蘭家的牛棚采訪。

      下堡村貧困戶在扶貧車間加工艾餅。

      寧夏西海固,曾經“苦瘠甲天下”。

      位于西海固地區的西吉縣,是寧夏人口最多、貧困程度最深的一個縣。全縣49.6萬人中,還有1575戶4340人沒有脫貧,是寧夏唯一一個沒有摘帽的國家級貧困縣。因而有“寧夏脫貧看西吉”之說。

      在決戰決勝“總攻”階段,西吉縣推出一項舉措——黨員干部常態化進村入戶辦實事解難題。目的是打撈民意、傾聽訴求、查找弱項、補齊短板,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。

      這項精準之策,群眾有著怎樣的獲得感?6月7日,記者徑直來到偏城鄉下堡村聽“口碑”。

      “只要路過總會進來問長問短”

      “只要路過總會進來問長問短。”說這話的是下堡村養牛專業戶馬玉蘭。一見到記者,她直夸鄉黨委書記馬紹瑞是個“攢勁人”。

      “最近個把月,馬書記連續來了3趟。”在自家牛棚里,馬玉蘭告訴記者,現在存欄牛不多了,剛剛出欄了40多頭,每頭牛能賺四五千元。“5月上旬馬書記來的時候告訴我,現在牛價處于高位,6月份之后可能走低,建議我及時出欄。”聽了馬紹瑞的話,馬玉蘭獲得了不錯的效益。

      牛成批出欄后,馬玉蘭打算借助縣里出臺的產業扶持政策,繼續擴大養牛規模。她對利好政策如數家珍:增加基礎母牛、產下牛犢、種植青貯玉米、建設青貯窖池都有補貼。“只有甩開膀子大干一場,才能不辜負這個好時代。” 馬玉蘭說。

      為了升級養牛品種,提高養殖效益,西吉縣規定只對西門塔爾、安格思等品種牛給予補貼。但是,這些品種牛補欄成本也相對較高,馬玉蘭遭遇資金瓶頸。得知這一情況后,馬紹瑞主動與鄉信用社聯系,為馬玉蘭爭取到50萬元低息貸款。這筆貸款已經到賬20多天了,馬玉蘭的買牛計劃正在實施中。

      馬玉蘭是村里的養牛能人,她有一個絕活,能七不離八地估算出每頭牛屠宰后牛肉的重量。馬紹瑞和馬玉蘭有個約定,將馬玉蘭的牛場作為現場教學點,讓貧困戶到這里學技術,增強致富本領,促進全鄉養牛產業發展。馬玉蘭沒有辜負馬紹瑞的苦心,不僅毫無保留地向貧困戶傳授技巧,還自覺扛起扶貧責任,請來村里兩個殘疾人當幫工,每人每年除支付3萬多元報酬外,還管吃管住,購買大病和意外保險。

      采訪時,記者還聽到馬紹瑞樂當“紅娘”的故事。58歲的貧困戶姚克舉,妻子8年前因病去世,兩個兒子常年在外務工,雖然吃穿不愁了,但馬紹瑞走訪時發現,他家常常是冷鍋冷灶、又臟又亂。“沒有女人不成家。”馬紹瑞開始琢磨幫老姚找個老伴。經他牽線,老姚正在與一位勤勞樸實的農家婦女交往。“成功的概率很大。”馬紹瑞很有把握。姚克舉感動地說,“書記那么忙,還為我找老伴操心!”

      “不用再借住兄長家里了”

      王兵,是下堡村短岔組的建檔立卡貧困戶。傍晚時分,記者來到他家,只見全家4口人(夫妻倆、5歲兒子、2歲女兒)蝸居在一間房子里。

      “最近鄉村干部來了好幾次,問我有什么困難需要幫助解決,考慮得比我還要周到。”從田里趕回來的王兵見到記者雖有些靦腆,但提到黨員干部對他的關心,卻說得一清二楚。

      王兵告訴記者,要不了多久他就要搬到自己的房子里住了,不用再借住兄長家了。原來,王兵一直與父母親、兄長住在一個院子里,想單獨居住沒有條件,這也成為他的一塊心病。

      今年4月份,王兵打聽到他的一位堂兄長期在外打工,住到城里了,有意轉讓老家的住房。王兵覺得這是一個機會,第一時間與堂兄聯系,但開價15萬元的轉讓費讓王兵退卻了。村書記馬俊平走訪時,王兵如實講了自己的難處,馬俊平知道王兵的心思,一心想促成這件事,便主動找到王兵堂兄,動之以情,曉之以理,最終對方答應讓出2萬元。

      10多萬元,對于一個貧困戶而言不是一個小數目。王兵說,這些年精準扶貧政策讓他攢了一點錢,親戚朋友再湊湊就行了。

      王兵家的牛棚里養了13頭牛,頭頭膘肥體壯。“這也是村干部的功勞。”王兵告訴記者,是村干部最早上門告訴他,養殖基礎母牛和種植青貯玉米新的補貼政策,激發了他養牛的積極性。由于他家沒有青貯池,村里在他家附近協調了一塊300平方米的地方,用于建設青貯池,保證肉牛四季有飼料。

      除養牛外,村里還為王兵安排了一份護林員的工作,年收入1萬多元,閑時打臨工每年能掙1.5萬元。他的妻子在家邊照顧孩子,邊種地養牛,日子漸漸好起來。

      如今,王兵的兒子已經上幼兒園。他們家開始過上了 “有房、有糧、家中還有讀書郎”的生活。

      “苦日子總算熬到頭了”

      來到下堡村廣場,記者首先看到的是“下堡村扶貧車間”。這是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對口援建的一個項目,投入150萬元,主要生產艾草餅。2018年建成后首先對村民開展技能培訓,目前在這里上班的30多個工人,全是村里的建檔立卡貧困戶。

      走進車間,記者與一位名叫馬統梅的貧困戶聊了起來。她是車間的管理員,每個月收入2000元,比其他工人多200元。她告訴記者,家中5口人,愛人在外鄉打工,每月收入3000多,大女兒讀高中,兒子上小學,小女兒4歲。

      言語中,她對基層干部的關心充滿了感激,“是黨的扶貧政策讓我們苦日子熬到頭了。” 馬統梅家有個特別的困難,就是兒子患有血友病,需要持續治療,屬大病救助范圍。駐村第一書記王海霞是她家的幫扶責任人,了解情況后,按照相關程序,經村兩委研究,及時將她家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,享受低保指標。“別看王書記年紀輕輕,挺體貼我們的,每隔兩三天就帶些日用品到家里看望,幫助聯系大病救助資金兌付,村里每學期還給大女兒補助1000多元生活費。”

      自從到扶貧車間上班后,馬統梅家的日子就不像以前那樣緊巴巴了。她自己在家門口既能掙錢,又能照顧兒子的生活起居,還能在家養牛。馬統梅說,今年家里種了15畝青貯玉米,養了4頭牛,還準備再貸10萬元,擴大養牛規模。“好日子要靠自己創造,不能等著別人送小康。”說這話時,馬統梅臉上露出微笑,眼神里透出自信。

      

    責編:車婧
    麻豆国产96在线|日韩| 亚洲精品精华液一区二区 |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| 国产精品高清尿小便嘘嘘|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麻豆|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网站| 国产在vr视频精品观看|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片| 无码国产亚洲日韩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| a级国产精品片在线观看| 国产精品熟女福利久久AV| 日韩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|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| 国产女精品视频在ktv| 精品性高朝久久久久久久|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| 国产精品综合AV一区二区国产馆| 精品免费人成视频app|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91 | 国产大陆亚洲精品国产|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a|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校园激情|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精品|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成人导航| 伊人久99久女女视频精品免| 在线精品国精品国产尤物|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|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| 亚洲日韩精品A∨片无码加勒比|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| 国产精品沙发午睡系列|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专区| 国产精品va无码二区| 手机看片福利永久国产日韩|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| 精品乱码一区内射人妻无码|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|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软件| a级精品九九九大片免费看| 久久久国产精品福利免费| 久久久久女人精品毛片九一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