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ul id="2gyww"><sup id="2gyww"></sup></ul>
<tfoot id="2gyww"></tfoot>
  • <ul id="2gyww"></ul>
  • <ul id="2gyww"></ul>
  • <ul id="2gyww"></ul>
  • <cite id="2gyww"><dd id="2gyww"></dd></cite>
    <strike id="2gyww"></strike>
    福建寧德屏南縣龍潭村著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
    2020-08-18 09:27:00  來源:人民日報  作者:鐘自煒 史鵬飛  
    1

    鄉村干部報網
    微信公眾號

    鄉村干部報網
    官方微博

      論地利,龍潭村并無優勢。自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城出發,沿著蜿蜒山路,車行近1小時才能抵達。

      論人氣,龍潭村遠近聞名。天南地北的藝術愛好者紛至沓來,今年“五一”假期到訪游客超過2萬人次。

      小小山村緣何廣受青睞?“是一支畫筆改變了龍潭村。”屏南縣傳統村落文創產業項目總策劃林正碌說,從開設公益畫室起步,龍潭村發展文化創意產業,走上了一條鄉村振興之路。

      “以畫為媒,村民增加了收入,開拓了眼界”

      當30歲的沈明輝拿著畫筆站在畫布前,眼中透露出無比的熱愛。

      沈明輝是屏南縣雙溪鎮雙溪村人,自小身體有疾,16歲喪母,與修鞋匠父親相依為命。2015年底,在屏南縣殘聯介紹下,他來到林正碌開辦的龍潭村公益藝術教學中心。“教學中心免費提供繪畫材料,如果畫作賣出去,扣除成本后的收入全給作者。”沈明輝決定試一試。

      雖說并無繪畫基礎,可老師教得耐心,沈明輝學得認真。短短幾個月后,他就能在畫板上揮灑起來。

      拿起畫筆4年多,沈明輝逐漸形成自己的繪畫風格,作品也在網絡上有了市場,每月能有四五千元的收入。“通過畫畫,我能自食其力了,眼界更加開闊,人也更加自信。”2017年,沈明輝的作品被送往法國里昂參加當代藝術雙年展。他還開辦了個人工作室,不少人慕名前來欣賞、購買畫作。

      現在,沈明輝在網上電臺開了專欄。“過去我活在自卑當中,很多事情沒有勇氣去挑戰。”他在節目中說道,“在繪畫中,我敢于挑戰嘗試,在生活中,我也可以。”

      如今,龍潭村受過繪畫培訓的村民已有近百人,在畫布上展示家鄉新貌成了不少村民的愛好。“以畫為媒,村民增加了收入,開拓了眼界。”林正碌說。

      “村子最明顯的變化,就是重新熱鬧了”

      “龍潭村缺乏產業支撐,村民大多外出務工,1400多人僅剩200多人常年留守。”龍潭村第一書記夏興勇告訴記者,村里有120多棟明清建筑,因歲月侵蝕而漸漸衰敗,不少已經廢棄,想要保存下來需要重金修繕,拆除重建又于心不忍。

      借著文創產業興起,夏興勇希冀村子重聚人氣、找回活力。但在不少村民眼里,這像是一種奢望,“村里人都往外跑,咋指望吸引城里人?”

      “我與龍潭村是一見鐘情。這里溪水穿村而過,民居極富特色。”2017年,江西小伙子曾偉在龍潭村租下一棟有著百年歷史的村居,將其改造為“隨喜書屋”,打造以讀書為主題的生活空間。“附近村民如今常來這里喝茶、看書,書屋也成了游客的必到之地。”

      “文創發力助推鄉村振興,像曾偉這樣的文創人才成了我們重點引進的對象。”夏興勇說,龍潭村委將古民居以每平方米年租金3元、15年使用期承租給外來業主,業主負責出資修繕,租金收益歸村民所有。具體的修繕工作由村里特別聘請的老工匠負責,按“修舊如舊,保持原貌”的原則進行。

      “村子最明顯的變化,就是重新熱鬧了。”夏興勇說,經過幾年努力,古民居被賦予新的文化功能和價值,“來自北京、上海、重慶等地的100多人走進龍潭村,將36棟老宅改造成各類文創空間。”

      更讓夏興勇欣慰的是,在外來文創人才及其文創項目的帶動下,300多名在外打拼的龍潭村民回到家鄉創業謀發展。

      “向著業態成熟、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探索前行”

      漫步龍潭村,入目即是風景。青石板路,小橋流水,黃墻黛瓦沿溪而建,讓人流連忘返。

      隨著名氣越來越大,龍潭村從昔日的“空心村”變為游客和藝術愛好者眼中的“網紅村”。

      “村里休閑旅游業紅火了,我和老伴將家里的老屋改成了民宿,節假日游客爆滿,周末一房難求。”村民陳孝高告訴記者。

      2017年5月,屏南縣成立傳統村落文創產業項目指揮部,每年安排專項財政預算資金1000萬元,用于文創產業引導、扶持和孵化,推動文創人才和企業集聚。

      政策扶持下,龍潭村以農民畫室為發軔平臺,正逐步建立起多層次的文創產業格局,推動全域旅游發展和農村經濟轉型。

      龍潭村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“四平戲”唯一留存的地方。數百年來,“四平戲”依靠這里的農村藝人口傳身授。自龍潭村建起四平戲博物館,76歲的陳秀雨不時登臺為村民和游客唱戲。

      村民陳孝好的家釀黃酒走俏了。紅曲黃酒釀造技藝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,是龍潭村家家都會的手藝。陳孝好自家酒窖里儲藏的黃酒,如今在電商平臺的售價比以前高出幾倍。

      青山依舊,黛瓦如故,龍潭村煥發新活力。村里的常住人口已增至600余人,每年吸引游客超過20萬人次。

      “去年村民人均收入18350元,比引入文創產業前增長了3倍。”林正碌說,龍潭村已初步形成特色文創產業,“下一步還要向著業態成熟、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探索前行,釋放更大的發展潛能。”

    責編:車婧
    蜜臀98精品国产免费观看| 青草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|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|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| 97视频热人人精品免费| 99热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www| 久久99久久99小草精品免视看|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国产一区|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| 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| 热久久美女精品天天吊色|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| 7m精品福利视频导航|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|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|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| 久久99精品免费一区二区| 2048亚洲精品国产| 日韩精品一二三区| 日韩在线观看第一页| 亚洲日韩在线视频| 日韩精品区一区二区三VR| 午夜激情经典日韩|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无码|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| 杨幂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|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| 国产精品伊人久久伊人电影|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|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成人精品综合 | 99热在线日韩精品免费| 无码日韩人妻AV一区免费l | 老司机性色福利精品视频|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新浪| 无码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|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电影 | 亚洲日韩看片无码电影| 日韩色图在线观看|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| 日韩AV毛片精品久久久| 亚洲综合精品网站|